适应新形势 探索组织建设新途径

来源: 作者: 时间:2009-01-09 Tag: 点击: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现有17个区级地方组织、14个基层委员会、35个直属支社和2个直属小组。截至2006年10月全市共有社员8898名,平均年龄58.75岁,在职社员占47.85%,高中级以上职称的社员占93.99%。

2002年换届以来,社市委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于提升我社的组织活力和参政议政能力,求真务实,积极探索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坚持标准,规范程序,推进组织发展工作

组织发展是参政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上海市社组织的发展一度缓慢:2000到2003年组织发展率一直在3.5%左右徘徊,平均净增长率仅为2.56%;2002年换届时,全市社员的平均年龄为59.8岁,比全国平均年龄高出5岁,且60岁以上的社员占到54.4%。对此,社市委认真研究,加强指导,规范程序,积极推进组织发展工作。

1. 加强对组织发展工作的指导

2003年5月社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组织发展工作。会议指出要认真领会各民主党派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座谈会纪要》精神,有计划、主动地发展组织,强调在组织发展中要坚持四个相结合,即:自然发展和指导发展相结合,分类指导和争取支持相结合,组织活动和发展社员相结合,课题研究与发展培养相结合,并形成会议纪要,下发到基层组织,对全市的组织发展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市委领导在历次会议上反复重申组织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并强调在发展中要把握好70%和30%的关系,在坚持重点分工的前提下,适当发展些其他方面有代表性的高级知识分子,要注意突出质量,落实好社中央“人才强社”战略。

2. 规范发展程序和审批制度

基层组织换届工作后,有一批新的干部走上岗位,他们工作热情高,但对社务工作特别是组织工作程序不太了解。针对这一现状,社市委通过召开组织工作会议和专职干部例会,组织区委、直属基层的主委、组织委员及地区专职干部学习社章和社中央关于组织建设的有关规定,使大家了解和掌握政策,并及时通报各基层组织发展情况。同时,社市委在原有的基础上强化了组织发展预审制度及审批程序,要求基层在发展社员时要注重质量,保持特色,组织部还编制了统一的入社预审表和发展工作流程图,下发到基层,使组织发展工作逐步规范化、程序化。

3.加强与党组织沟通

社市委积极主动与基层组织所在地区、单位中共党委或统战部门加强联络与沟通,通过拜访或召开恳谈会,向他们介绍社市委的工作情况,主动争取党组织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实践证明,单位党组织的重视和支持,对我社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外贸支社因机构调整,本单位在职的社员仅5名,且主委已退休,社市委领导与外经贸委的党委沟通后,他们向我社推荐了8名处级干部,目前已有2名同志加入我社,并成为支社的骨干。

4.适应新形势,调整组织结构

随着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有的国有企业转轨改制或撤销合并,使我社的基层组织面临新的问题。社市委根据新的情况,对基层组织做出调整。如轻工业集团改制后,社市委认真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根据社员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区将轻工支社社员的组织关系转进所在地区社组织,撤销了轻工支社。随着上海旅游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从业人员增多,其中有不少优秀人才对加入我社有着强烈的愿望。社市委顺应形势要求,于2005年成立旅游业支社,将这些同志团结到多党合作事业中来。

近两年,经过多方面的努力,社组织发展工作有较大进展。2004年和2005年社员发展率分别达到 4.77%和4.95%,新社员的平均年龄为38.86岁,下降1.25岁;高中级职称者占82.68%,较以往增加1.9%;硕士以上学历的占37%,其中有市人大代表许丽萍,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上海市“科技精英”唐颐,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李昕欣,国家杰出女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龙亚秋,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金国新等一批优秀人才。年轻社员的加入,为社组织增添了活力,目前新社员中已有19名进入社区委、直属基层领导班子,约有50名进入后备干部名单。

二、深入调研,加强指导,推动基层组织生活

组织生活是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组织建设的一个难点。如何丰富基层的组织生活、提高出席率是社市委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1.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解决基层组织生活内容贫乏的问题必须要了解广大社员的要求,听取他们的建议。社市委先后召开了区级、直属基层委员会主委、副主委和组织委员参加的组织工作会议,部分区统战部长、社区委主委、市委委员的恳谈会。社市委副主委李定国还带领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先后到17个区委及22个直属基层进行调研,召开社员座谈会,了解基层工作的情况、困难及对社市委的要求。经过调研,社市委了解到大量丰富、翔实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资料,为社市委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了依据。

2.加强指导,丰富基层组织生活

在调研的基础上,社市委加强对基层组织生活的指导,并注意在社市委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项工作中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如2004年开始社市委在社内开展了课题申报和招标的工作,三年来社市委共有立项课题50项,其中由直属基层组织申报及中标的有38项,占课题总量的76%。通过这项工作,既提高了课题的完成质量,又丰富了支社组织生活,提高了社员参与社组织生活的积极性。

3.调整机关干部联系基层的制度,促进条块联动

多年来,社市委机关干部是按照区县、高校医卫、科研院所及工业支社等条块分离的方式来联系基层的。这样做虽然便于管理,但并不利于各区与直属基层之间的沟通。2003年社市委调整了机关干部联系基层的制度,实行条块结合的联系方式,即全市按区来划分,社区委及该区内单位的社组织由一名联络员联系,以利于促进区级、直属基层组织的沟通交流以及各基层组织之间的横向交流。

近年来,社市委在继续举办高校八基层、工业八支社联席会议等条与条间联合组织生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条块之间的联合。由社杨浦区委联合区内高校社组织主办的“知识杨浦”九三论坛已经举办了两年,复旦、同济等高校的院士教授,就杨浦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展开研讨、献计献策,受到杨浦区政府、区政协的高度重视;社卢湾区委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社宝山区委和上海大学,普陀区委与华东师大,社松江区委与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区委和高校也建立了联系机制。这项机制的建立和活动的开展,不仅加强了条块组织之间的联系,丰富了基层组织生活,而且整合了社内资源,使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社员通过区级组织的平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献计出力,同时提升了社区委的参政议政能力。

三、开拓创新,探索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思路

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期,新事物、新情况层出不穷。要建设适应新世纪、新形势要求的参政党,保持社的进步性,就必须与时俱进,探索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近年来,我们针对直属基层组织普遍存在的没有专职干部、缺乏活动经费以及离退休社员不断增加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

1. 聘请基层主委助理

长期以来,直属基层组织一直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基层组织的干部大都是单位的骨干,工作忙,压力大,往往是利用休息时间从事党派工作,给开展社务工作带来了困难。2005年底,经过社市委主委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在人数超过150人、且能提供办公场所的基层聘请主委助理。主委助理人选主要是已退休且身体健康的社员,他们有时间、有精力,并有着较为丰富的社务工作经验,能够较好地协助主委开展工作。主委助理的职责是协助主委开展组织发展工作、安排组织活动等。为了激励主委助理的工作积极性,社市委从市委主委经费中拨出专款给予一定的工作津贴。

在这项工作开展前,社市委专门召开会议,向有关基层党委统战部的负责同志交流了我们的设想,得到了他们的肯定和支持。目前,已有复旦大学(邯郸和枫林两个校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卫生局、中科院共八个委员会配备了九位主委助理。社市委组织部指定专人同主委助理联系,定期召开会议,布置、安排工作,交流工作情况。实践证明,主委助理协助基层主委处理了很多事务性的工作,使主委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把握大局,为社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关心老年社员,开展离退休社员社区活动

离退休社员是我社的宝贵财富,他们经验丰富,对社组织有着比较深厚的感情。如何发挥离退休社员的作用,一直是社市委领导关注的问题。2004年,社市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议在社区开展离退休社员活动,并选择了长宁区华阳路街道和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作为试点。在试点的两个街道,离退休社员原社籍关系不变,按自愿原则组织起来参加学习和活动,目的是给离退休社员多一份关心,多一个活动的场所。试点工作得到了中共长宁区委和虹口区委统战部以及华阳街道和四川北路街道大力支持。去年年底,社市委在虹口区召开试点工作经验总结交流会。

3.积极探索,推进组织制度创新

缺少活动经费是直属基层组织,特别是一些综合性支社和工业系统的支社,长期反映的一个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2003年社市委研究决定提高在职社员的社费,并要求各基层社费上交5%到社市委,成立专项基金,对活动经费缺乏的基层给予补贴。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已帮助机电、化工、文艺等支社解决了部分活动经费问题。今年,社市委还对基层组织的经费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根据《九三学社章程》规定,基层组织任期为3到5年,上海市的基层支社通常是每5年换届一次。为了加强对年轻社员的培养,新一届社市委将区委及基层委员会下属支社的任期调整为3年,从而使更多年轻有为的同志走上社的领导岗位,提高他们的社务工作能力,进而充实社市委的后备干部队伍。2005年经基层推荐,社市委建立了300多人的后备干部队伍,为今年区委和直属基层组织及2007年社市委的换届工作做了有效铺垫。

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要做好组织建设工作,首先要提高认识,领导重视,认真安排;其次,要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第三,要完善机制、促进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今后,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5号文件和2006年中共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社中央“人才强社”战略,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加强社的参政议政能力建设,为将我社建设成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与中共亲密合作的参政党而努力。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会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