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区农村牧区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来源: 作者: 时间:2009-01-09 Tag: 点击:

发展我区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牧区职业教育,仍然是以“城镇就业”为导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办学宗旨,显然与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牧区的实际相脱节,背离了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农村牧区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为目的,以始终服务“三农”为根本目标。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自治区农村牧区改革成就显著,农牧民收入明显提高,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我区农牧民平均纯收入1990年为647元,2000年为2038元,2006年为3342元,但与全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近几年来,农牧民增收空间狭窄,举步维艰,影响农牧民增收的因素很多,而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下,是其根本原因。

培养知识型农牧民、科技型农牧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重要标志,提高广大农牧民的整体素质,将为新农村(牧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新定位我区农村牧区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方向,构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建设相适应,与农牧民脱贫、增收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现代化农业、畜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具有现实意义。

一、发展农村牧区职业教育是农牧民持续增收的基础和前提。

只有现代化农业、畜牧业才能使农牧民持续增收成为可能,发展农村牧区职业教育是发展现代化农牧业的前提。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牧业的发展过程本应是一个由单一追求高产型农牧业,向多元化的高产、优质、低耗、高效型、科技型农牧业的转变过程,也是由一个传统资源型农牧业向现代科技知识型农牧业的转变过程,更是一个由低素质体力劳动型农牧业向高素质智力型农牧业的转变过程,只有完成了这一转变,农牧民才有可能获得持续的经济增长,而这些转变,对农村牧区和农牧业经济的主体——农牧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有相当的文化基础,掌握一定的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和农牧业生产技能。而我区目前的现状是农牧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人才严重短缺。根据我区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我区主要从事农牧业人口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为1407535人,占19%,小学文化程度的为3078485人,占45.1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4.37%。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牧区职业教育,培养较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农牧业生产第一线,尤为紧迫。通过分析,简单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以城镇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与发展农牧区职业教育等同起来,严重脱离了我区的实际情况。

二、农村牧区劳动力的转移,必须以发达的第二、第三产业为基础。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我区工业、城市化的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城镇化率2006年达到48.6%,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没能有效的推进农牧区劳动力的转移。其原因是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国家对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生产安全与产品质量缺乏保证等企业的限制,我区的不少乡镇企业基本处于倒闭的困境。根据相关资料,从2000年到2005年,城镇就业比重由40.5%下降到33.6%,同时2000年到2005年乡村就业比重由59.5%提高到66.4%,提高了6.9个百分点,农牧业就业比重由52.2%提高到了53.8%,提高了1.6个百分点。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将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实质上,希望通过职业教育包括农村牧区职业教育真正起到大批转移农村劳动力不仅不符合实际,很有可能为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虚拟了一个广阔的就业空间。

三、过分强调农村劳动力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于否定了农村的就业市场和创业空间。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不是由于全面实现农牧业现代化,解放生产力而造就的。原始的耕作方式和畜牧方式,要达到高产增收的目的,本身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由于生产资料大幅度上涨,近年来农民、牧民增产不增收,完全依赖农业牧业生产,难以维持生计,难以脱贫致富,只得离开土地,另寻他路。他们也不愿背井离乡,但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缺技术、少信息,种植结构,养殖结构的调整存在着盲目性,短期性,很难摆脱“种什么,什么降价,养什么,什么赔钱”的怪圈。如果从事种植业、养殖业都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农村牧区就不可能存在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就农村牧区就业市场来看,特别是创业空间,远远优于城市,与城市下岗工人相比,创业机会较多,城市下岗工人,相对贫困居民,想发展养殖、种植业,由于没有场地,没有生产资料,又缺少资金,难以实现。而在农村牧区,就较容易实现,只是由于缺少技术、信息,尽管致富的路有千万条,而却难寻一条增收致富之路。

四、农村牧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每个农(牧)户、农(牧)民培养他们自己的“农艺师”、“畜牧师”。

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的国策虽然符合国情,但以农户为生产单位经营方式高度分散,使得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小家庭”应对“大市场”将长期存在,尽管“龙头”企业可以局部解决农业生产规模化及市场对接问题,但从根本上解决不了农牧民增收问题。

解决“三农”问题,完全靠通过城镇化的大举推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切合实际。而通过“减少农民”短期内解决“三农”问题,也不符合中国国情,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和出发点,应是提高广大农牧民的文化素质,使更多有文化,有素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实到农牧业生产第一线。当然也不排斥“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的向城镇转移,否则进了城,也只能成新的城市贫民,带来新的社会问题。解决“三农”问题从方法上看,应是多元化的。

农村牧区职业教育办学宗旨也应考虑多种因素,其中一项内容应该是为农牧民家庭培养属于他们自己的畜牧师、农艺师。

365bet官网888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